泡茶技術包括三個要素:第一是茶葉用量,第二是泡茶水溫,第三是沖泡時間。在泡一種茶葉之前,首先必須充分了解這種茶葉品種的特點,始能依其特性,給予最適當?shù)淖虧?,以發(fā)揮最佳的茶質。下面就怎樣才能泡出好的茶做一詳細介紹。
各類茶葉深受天、地、人各項因素的影響,甚而相同產地、相同茶師傅與相同時間制造出的茶,在品質上也略有差異,這就是茶能引人入勝的原因之一。如果能掌握到各種茶葉的特性,而泡好該種茶,使人飲之可口,視之動情,既有飲用價值,又有品嘗情趣,真令人有”茶不醉人人自醉”之感。
其次要掌握好茶葉用量。茶葉的用量,以能適應茶性及個人品茗的習慣而斟酌置入為原則。一般而言,所謂的標準量(即茶師品茶標準)是以三公克茶葉對一百五十毫升開水,沖泡五分鐘為準,相當于個人品茗用的中型蓋杯。不發(fā)酵的綠茶及全發(fā)酵的紅茶,經發(fā)酵白茶以及花茶,習慣上使用蓋杯品飲。半發(fā)酵的烏龍茶,使用紫砂茶壺,其用量:生茶置入壺的三分二的茶量;半熟茶置入茶壺二分一至三分二的茶量;熟茶置入茶壺三分一至二分一的茶量。以上置茶量乃一般性標準,品茗時,則依個人習慣有如下原則供參考;
①習慣品濃茶者用量稍加,反之稍減;
②上選品質茶葉用量稍減;
③用茶量多,浸泡時間相對縮短,而增加沖泡次數(shù)。
水和茶的用量與茶葉和飲用方法有關。通常名茶或高檔茶為五十比一,普通紅、綠、白茶、花茶為七十五比一。紅碎茶因飲用時加奶,冰茶要加冰塊,則茶汁需較濃,亦用五十比一。烏龍茶的沖泡用二十五比一,由于濃度高,宜用小杯細啜。
綠茶花茶宜用三頭蓋碗,(綠茶也可用玻璃杯)90℃左右的沸水,投茶3克左右,先沖入少許水作溫潤泡,后注適量水,三分鐘左右即可飲用。
烏龍茶宜用宜興紫砂等小壺小杯,投茶量占壺內腔1/3體積,100℃沸水,先注水作溫潤泡,在10秒左右時將水倒掉,俗稱洗茶,最好始終保持沸水溫度,正式泡茶在1分鐘左右將茶湯倒出,對火味兒(北京人說糊味兒)重的烏龍茶,要少投茶,水在10秒左右出壺。
綠茶,花茶宜在杯中余1/3水量時再續(xù)水,一般只沖泡三次。
紅茶:用沸水沖泡,可清飲,也可調飲。加糖,加牛奶,加果汁,也可制成泡沫紅茶作冷飲。
以上就是關于怎樣才能泡出好的茶的方式方法的介紹,希望對大家了解這一知識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