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是建設施工的必備內容,也是基礎性內容,它為工程的建設提供了物質條件。對于建筑而言,材料十分重要,是建筑主體的組成部分,在建筑工程實施的全過程都需要用到建筑材料。但在使用的過程中,會有多方面原因,導致施工材料的浪費。那么,如何控制材料,成為了建筑施工的必修課程。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下怎樣做可以減少材料浪費和無謂的損耗吧。
一、規(guī)范施工材料的采購模式。
如果建筑施工企業(yè)對于采購材料沒有統(tǒng)一的模式,在采購階段就很容易出現(xiàn)問題。
其一,采購人員是否專業(yè):采購人員的專業(yè)度決定了材料采購的效率和質量,容易出現(xiàn)分散采購,材料的分散采購不僅會耽誤工程時間,還會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施工企業(yè)的經濟效益。材料也無法得到很好的甄選,導致本身質量問題嚴重。
其二,在預算過程中,如果不能準確的核算和管理,就會造成資金的運用效率大大降低,還會加大財管部門的工作量,使得記錄出現(xiàn)偏差,導致財管信息錯誤和失真。材料的預算過多會導致材料的積壓,這樣不僅會占用大量的資金,還會導致材料的損失或者損耗,影響材料的再次使用。
因此,要想控制建筑材料的浪費,在采購方面,一需要培訓采購人員的專業(yè)度,二是在預算環(huán)節(jié)就要進行精準的核算和管理,在工程開始之前做好充足的準備,這樣對于建筑施工或者建設單位而言都大有裨益,具有經濟價值以及現(xiàn)實意義。
二、加強施工材料的管理方法。
大部分建筑施工企業(yè)對于材料的管理還是采用手工管理的方式,這種管理方式往往具有很長的管理周期,管理程序比較繁瑣,因此會在很大程度上降低管理效率,甚至阻礙了企業(yè)的進一步發(fā)展。落后的管理方式很難做好信息的交流,容易出現(xiàn)領料、用料混亂的情況,導致庫存積壓。另外由于建筑材料的種類較多,手工管理方式會產生巨大的工作量,無法實現(xiàn)材料的數字化管理以及動態(tài)控制,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影響了工作的順利進行,造成了材料的浪費。
因此在材料管理方面,要做到以下三點:
做好材料儲存保管。對于建筑施工材料的保管,要嚴格針對其特點妥善對其保護和管理,以免材料在保管時質量受到影響。比如對于易燃性的建筑材料,要避免接觸火源;對于容易受潮的建筑材料,要注意保持其干燥、通風等。要對于每種建筑材料一對一地安排庫房,將建筑材料保管在標準的庫房之中;要在材料的存放處設置相應的標志,除了要注明材料的名稱、廠家、類別、規(guī)格等,還要注明材料存放的注意事項,從而避免材料被錯用或者混用,造成材料的浪費或者對工程質量造成不好的影響。另外,還要對于材料的收取、發(fā)放、領用等操作進行詳細記錄,并定期公示材料的變動情況,從而可以加強對材料的整體的把控。
改善材料管理方式。對于現(xiàn)今施工單位落后的管理方法,要不斷加強業(yè)務學習,不斷創(chuàng)新,改進企業(yè)對材料的管理方式??梢葬槍Σ牧系墓芾斫⑾鄳男畔⒐芾硐到y(tǒng),以信息化管理取代舊的、落后的管理模式。將材料的采購、入庫、領用等進行信息化管理。要確保信息管理系統(tǒng)是建立在實際情況之上,要能適應企業(yè)的運轉,并且要易于操作,不能過于繁雜。信息管理系統(tǒng)可以結合施工的設計圖紙、施工的計劃安排等,按照工程量清單對工程的結構材料、周轉材料等進行測算,為整個工程項目成本測算提供有效的信息資源。建立有效的材料管理信息系統(tǒng),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節(jié)省施工企業(yè)的人力、物力以及財力投入,并且可以簡化業(yè)務流程,確保各項信息的準確性,可以說具有非常多的好處和便利。
健全材料管理制度。建立完善的施工企業(yè)的材料管理制度,使材料的管理更加符合標準和規(guī)范。要使建立的制度切實有效,離不開管理人員對制度的嚴格遵守和執(zhí)行,對材料的管理要嚴格按照所制定的規(guī)章制度進行,避免在管理中消極怠工,并且要保證管理信息的真實、可靠,以免出現(xiàn)材料浪費的情況發(fā)生。另外,在制度中,要嚴格對材料管理人員的職責、工作態(tài)度和方法、相關操作程序等進行合理地規(guī)范,對管理人員形成有效的引導和制約,從而促使材料管理人員意識到自身的職責和義務,能夠盡心盡力地對材料進行管理。
提高管理人員的專業(yè)素質。對于管理人員的專業(yè)素質,施工企業(yè)可以定期組織業(yè)務方面的培訓。提高其對材料管理的業(yè)務素質水平,同時也要相應培養(yǎng)其具備一定的管理技能,并且掌握一定的管理方法。比如在材料管理能力的培訓上,要提前確定好材料價格、制定采購計劃書、計劃執(zhí)行流程、庫存管理等的方法和責任。在業(yè)務素質的培訓上,要不斷加強理論知識的學習和指導,并且要多為管理人員提供實踐操作機會,在實踐中不斷使其提高業(yè)務操作水平。另外,要通過制定合理的考核方法來定期對管理人員的學習效果進行評估,從而鼓勵管理人員更好地學習和提高。
三、工程建設中減少浪費的操作方法
在建筑施工的過程中,需要制定和測算定額,對工程所需的材料進行準確的測算,針對測算的結果,相關部門提供相應數量的材料。在工程實施時,還可以實行指標性限額管理,對材料的用量進行嚴格的把關,防止使用量的超標或者浪費。消耗定額的測算必須要客觀公正,要有科學的依據,提供最真實的信息,不得虛報耗材需求量。消耗定額的制定需要具備嚴肅、權威的特點,讓具有相關建筑經驗的工作人員來進行材料用量的估測,通過認真的分析和仔細的測算得出最終的結果。經過嚴密計算的用量既能夠滿足工程的正常用量,又能夠減少材料的浪費。
建筑材料可以根據其自身的特性被分成幾個類別,分別標記為a、b、c三類,a是需要重點管理的品種,b是進行一般控制的,c是靈活掌握、沒有特定標準的。這樣分類能夠讓建筑材料在使用時有相應的參照標準,分出重點和次要內容,還能夠鍛煉相關工作人員對不同材料的管理能力,可以在建筑過程中對材料的使用進行靈活的安排,做到準確高效,從而減少材料的浪費。
a類材料大多是金額較大的材料,例如電梯、水泵等,這類材料的品種較少,但是單位價值較高,因此這類材料的使用是否得當對工程的經費使用有一定的影響。
b類產品的價格適中,品種比較多并且數量較大,例如鋼筋、水泥等材料,這些材料雖然單位價格不高,但是因為建筑中使用量相當大,因此總價的數額也是較為龐大的。
c類材料的品種最多,例如鐵釘、螺絲釘等,這類材料的使用量不多,單位價值也不高,因此對建筑工程造價的影響很小。對于這些不同類別的材料,需要進行合理的分配,對于a類材料必須嚴格按照個數進行測算,b類材料需要對建筑的整體需要進行精確的估測,c類材料的使用就可以根據具體實施過程中的需要進行安排。合理的安排建筑材料是減少建筑施工浪費最好的方法,沒有多余的安排就減少了不必要的浪費。
總之,對于建筑工程的實施而言,如果沒有精準的測算,就會導致施工過程中材料被濫用和誤用,錯誤使用材料或者浪費對工程的經費而言是極大的損失。因此,建筑工程在實施前和實施過程中都需要制定嚴密的材料計劃,在施工前進行資金預算與材料準備,合理控制每一部分的支出;在實施過程中將材料的使用量控制在合理的范圍內,保證材料達到最高的利用率,將損耗降低到最小,保證工程的高質量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