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米油鹽醬醋茶,茶文化源遠流長,隨著年齡的增長,會發(fā)現(xiàn)生活越來越離不開茶,或待客或自己品飲,茶香飄飄,修身養(yǎng)性,清靜心靈,清茶一壺,便可談天說地,隨意而安,縱享愜意!
但茶類眾多,光大類就有 綠茶、白茶、黃茶、烏龍茶、紅茶、黑茶、普洱茶加之花茶,每一類又細分眾多,即便有好茶,想泡好也是不容易的。
今天就與大家一起聊一聊關于泡茶時是否“留根”的問題,以給大家提供一點品飲沖泡小技巧。
目錄:
·.什么是留根
·.留根與否的影響
·.留根的適用場景
一、什么是留根
出湯時,不把茶湯到盡,會留一點茶湯在壺(杯、蓋碗)中。
二、留根與否的影響
茶葉只要浸泡在水中,內(nèi)含物質(zhì)就會不斷浸出,茶湯會逐漸變濃。
相當于延長了一部分茶葉在水中的沖泡時間。
當沖下一泡時,會與上一泡的“留根部分”發(fā)生混合,可取到調(diào)節(jié)茶湯口感的作用,有正向與負向之分。
三、留根場景
1.嘗試正向調(diào)節(jié)
①彌補茶具影響濃度的場景
場景:使用“杯、大壺”沖泡,茶水不分離,浸泡時間久
影響:喝完一整泡時,下一泡再沖泡時,湯感落差大
調(diào)節(jié)點:留根沖泡,高濃度與低濃度作一定中和,一定程度上維持湯感
②彌補茶性自身的場景
場景:耐泡度低的茶,如綠茶、白茶、花茶等
影響:喝完一整泡,下一泡湯感落差大。如果浸泡時間久會更明顯
調(diào)節(jié)點:維持一定濃度湯感,提高耐泡度
2.避免負向調(diào)節(jié)
①使用蓋碗(小茶壺)泡茶時,耐心瀝盡茶湯
②沖泡味濃(內(nèi)含物浸出快)的茶時,耐心瀝盡茶湯。
如熟普、黑茶、紅茶等
③注重體驗茶層次(滋味香氣)變化時,耐心瀝盡茶湯
為什么自己泡的茶難喝?原來泡茶時“留根”大有講究
補充:
耐泡度與主要與哪些因素有關?
①茶樹的樹齡
一般而言,隨著茶熟樹齡的增長,耐泡度提升。
②葉片的老嫩
同一類茶,相比較芽頭越多的茶,耐泡度相對低。
③毛茶制作時的揉捻程度
捻揉的程度與耐泡度成反比。捻揉程度越高,葉片細胞壁被損壞得越大,就會加快水浸出物釋放的速度。了,茶葉耐泡度會減低
④茶葉的完整度
茶葉的完整度與茶葉的制作工藝息息相關。如紅碎茶就很不耐泡
⑤沖泡方法
⑥茶葉存儲時間
以存儲環(huán)境佳為前提,同一等級系列相比較,存儲時間長耐泡度會有所增加。
如老白茶優(yōu)于新白茶、老黑茶優(yōu)于新黑茶、老普洱優(yōu)于新普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