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陳師《茶考》載:“煮茶之法,唯蘇吳得之。以佳茗入磁瓶火煎,酌量火候,以數(shù)沸蟹眼為節(jié)。”蘇吳一帶以上好的茶入瓷壺置火上煮沸而飲。
明朱權《臞仙神隱》載:“擂茶:將芽茶湯浸軟,同炒熟芝麻擂細,入川椒末、鹽、酥油餅再擂勻。如干,旋添茶湯。入鍋煎熟,隨意加生粟子片、松子仁、胡桃仁。”又載:“枸杞茶……每茶一兩,枸杞末二兩和勻,入煉化酥油三兩,或香油亦可,旋添湯攪成稠膏子,用鹽少許,入鍋煎熟飲之。”擂茶、枸杞茶均須入鍋煮熟而飲。
清李心衡《金川瑣記》載:“熬茶用大葉茶,同牛乳煮至百沸,用長杓攪湯,活之以鹽,名曰酥油茶。”
清周藹聯(lián)《竺國記游》卷二載:“西藏所尚,以邛州雅安為最。其熬茶有火候。”
煮茶法主要在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流行,所有茶多是粗茶、緊壓茶,通常如酥、奶、椒、鹽等佐料同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