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名醫(yī)名方》
【原料】炒黃芩10克,雞蘇散15克(包)。
【制作】按原方劑量,將黃芩搗碎,兩味藥置于保溫杯中,加適量沸水沖泡,蓋悶20分鐘。
【用法】分2~3次飲用。脾虛泄瀉或滑泄、脫肛者忌用。
【功效】清熱燥濕,疏風祛暑。適用于暑濕泄瀉,癥見微惡風寒、頭痛頭脹、身熱煩渴、腹痛泄瀉、小便不利、舌苔黃膩等病癥。
【注釋】本方為夏季感受暑濕之邪致病者所設(shè),??捎糜诩毙晕改c炎、細菌性痢疾初起的泄瀉。方中黃芩具有清熱燥濕之功,如《本草經(jīng)疏》所云:“黃芩......主諸熱。諸熱者,邪熱與濕熱也,黃疸、腸辟、泄痢,皆濕熱勝之病也,折其本,則諸病自瘳矣??嗪艹凉駸幔孕∧c利而水自逐,源清則流潔也?!绑w外抗菌試驗表明,黃芩對傷寒桿菌、痢疾桿菌、綠膿桿菌等有抑制作用。動物實驗表明,黃芩有解熱、利膽、利尿和抑制腸蠕動等作用,故用于治療濕熱泄瀉甚為適合。配以雞蘇散,既可疏風清熱以祛暑邪,又可利水化濁以祛濕邪。諸藥合而用之,則濕熱除,暑邪清,泄瀉自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