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前一篇文章中介紹了喝茶提神的原理,同時也闡述了依靠喝茶或咖啡來“過度提神”會導致的危害;
喝杯濃茶來提神,究竟可取不可取?
那么,還有些朋友,雖然很喜歡喝茶,但是經(jīng)常一杯茶喝完,導致整晚失眠,進而影響第二天的工作生活節(jié)奏,對于這些人,又應該如何正確選擇喝茶的品類和節(jié)奏呢?
對于咖啡因的工作原理,我們在前文說已經(jīng)描述的很清楚了:
那么,我們接下來再來了解一下咖啡因攝入后,在人體內的代謝速度,目前我國科研機構在飲茶后對接受實驗者尿液中的咖啡因進行檢測,發(fā)現(xiàn)尿液中咖啡因的最大濃度峰值出現(xiàn)在飲茶后1至2小時,約16至18小時后,咖啡因則被徹底排出,可以看出,茶葉中咖啡因引發(fā)的興奮和利尿功效在飲茶后1至2小時最為明顯,
因此,為避免過多攝入咖啡因引起的睡眠不良,首先建議不要在睡前1-2小時內飲茶;
第二點則是沖泡對于咖啡因濃度的影響,目前科研數(shù)據(jù)發(fā)現(xiàn),當沖泡相同量的茶時,較高的水溫和較長的浸泡時間都會增加咖啡因的含量;
以綠茶為例,咖啡因和茶多酚總析出量在90℃以上水溫下達到最大值,但如果在水溫60℃以下沖泡,咖啡因和茶多酚析出量只會占總含量的一半;
以紅茶為例,在相同的水溫下沖泡的條件下,如果浸泡4分鐘,則會釋放40毫克至100毫克的咖啡因,如果浸泡3分鐘,咖啡因釋放總量則降低50%以上,當浸泡10分鐘時,咖啡因含量的析出達到最大峰值;
因此,為避免過多攝入咖啡因引起的睡眠不良,建議適當降低沖泡水溫及浸泡時間;
第三點,我們來了解一下不同茶類的咖啡因含量,目前對于六大茶類的取樣分析數(shù)據(jù)指出,不同類型的茶類咖啡因含量從高到低的排序如下:紅茶>黑茶>烏龍茶>黃茶>白茶>綠茶;
以不同級別的同類茶品取樣分析則得出結論,較細嫩的葉片和芽相比成熟葉和茶梗含有更多的咖啡因,以新白茶為例,咖啡因含量從高到低的排序如下:白毫銀針>白牡丹>壽眉;
這里面還要特別指出的是,以白茶為例,年份白茶的咖啡因含量也會因存儲年份的增加而呈現(xiàn)遞減趨勢;
因此,為避免過多攝入咖啡因引起的睡眠不良,建議盡量選擇適合個人的低咖啡因茶類飲用;
最后還要指出,我們曾在前文中也提及,茶葉內含物質中不單只有咖啡因,生態(tài)環(huán)境優(yōu)良的新茶中會富含茶氨酸,而優(yōu)質的年份白茶中會富含黃酮類和類黃酮類物質,都會有抵消咖啡因作用的功效;
選擇適合自己的茶,安排合理的飲茶節(jié)奏,對于咖啡因敏感體質的人群,便能盡享一杯屬于自己的茶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