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殖:常用扦插、分株和播種繁殖。
扦插,選擇充實、挺拔葉片,常將一短莖剪下,稍晾干后插于沙床,約15-20天可生根。也可將葉片切成5-6厘米長的塊狀,待切口干燥后,平放在濕潤的沙面上,約20-30天從愈合處生根,長出新枝。
植株的基部和葉腋會萌生小幼芽,當葉腋的萌芽長到3~4片葉時可以切下扦插,而基部的則可待生根后分栽即可。
播種,在春季4-5月進行,播種約10-15天發(fā)芽,幼苗生長較快。
栽培:喜溫暖干燥和半陰環(huán)境。不耐寒,耐干旱和怕水濕。要求疏松、肥沃和排水良好的壤土。冬季溫度不低于10℃。
盆栽用土可以選用草炭土、沙和爐渣按2∶1∶1的比例混合,盆土表面添加一層陶粒,以防止基部葉片接觸土壤引起腐爛,一旦發(fā)現(xiàn)有腐爛現(xiàn)象,應將基部葉片去掉,并風干傷口或在傷口處涂以硫磺粉。
夏季高溫引起植株休眠,應放在陰涼通風處;生長季節(jié)要保證水分充足,保持盆土濕潤,即使夏季和冬季也不能讓盆土處于長期干燥狀態(tài),因為神刀的須根非常細,一旦干旱很難恢復吸收功能,從而引起葉片失水變軟,嚴重時會導致植株死亡。另外,養(yǎng)護過程中如發(fā)現(xiàn)莖干葉片脫落,或植株不能直立時,應將植株上部連同葉片一起切下扦插,這樣成活后的植株生長健壯,觀賞性更強,而截頭后的母株會草生許多幼株,可以用來繁殖。
如植株生長過高,應設支架或摘心修剪,壓低株形。冬季應放室內養(yǎng)護,室溫不超過12℃,并保持盆土干燥。
主要有灰霉準病危害,用5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5000倍液噴灑。蟲害有粉虱危害,用2.5%魚藤粗乳油1000倍液噴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