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方工程基坑(基槽)質(zhì)量通病有哪些?
1、 邊坡塌方
(1) 未根據(jù)土質(zhì)按規(guī)定放坡或加支撐;
(2) 坑槽上口無擋水措施,地表水浸泡坑邦、基底;
(3) 防水措施不當,地下水浸泡坑邦、基底;
(4) 邊坡頂部活荷載過大,或堆荷距坑邊太近;
(5) 附近有打樁等動荷載;
(6) 舊房基礎(chǔ)在基坑上方,距離太近;
(7) 冬施按動土放坡,開春化凍;
(8) 地下管線滲漏;
(9) 舊人防坑道,舊地下管線未堵,下雨灌水,突發(fā)性瀉入基坑;
(10) 放坡不夠或槽底挖偏、挖小,在無防塌方措施的情況下隨意掏挖坑邦。
2、 基坑(槽)超(欠)挖,基底土擾動
(1) 測量不準,機械開挖與人工清底配合不好;
(2) 機械開挖予留量過小而超挖;
(3) 施工運輸機具直接進入坑底持力層,基底擾動;
(4) 坑底暴露時間過長,受雨、雪、及地面水、地下水浸泡。
3、 釬探不符合要求
(1)未按有關(guān)規(guī)定釬探(即300mm一步,共五步,作好記錄,并附平面圖;1500mm間距梅花布點;ф25釬桿,10公斤穿心錘,500mm自由落距);
(2)釬探深度不足,有弄虛作假現(xiàn)象;
(3)釬探布點太?。挥么箦N擊打,記錄不詳;
(4)釬探記錄無分析,可疑點未作處理;或處理部位方法未作認真記載;缺設(shè)計、勘探人員簽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