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龍爪槐木虱
以成、若蟲刺吸當年生枝、葉。
1、形態(tài)特征:
成蟲:有二型,冬型(即越冬代成蟲)體褐色至黑褐色,夏型的體綠化。頭部垂直,頭頂平。觸角10節(jié),第一、二節(jié)淡綠色、較粗,第三節(jié)較細、黃綠色,第七至十節(jié)全為褐色,端部有兩根長短不一的剛毛。前翅翅脈黃色,后翅翅脈無色。
卵:卵圓形,近孵化時為桔黃色,端部有卵蓋。
若蟲:共7齡。1齡若蟲觸角淡綠色,2節(jié),無翅芽,2~6齡觸角分別為3、5、6、7、9節(jié)。末齡若蟲觸角10節(jié),翅芽伸達腹部第三節(jié)。腹部背面綠色,上有黑色斑紋。
2、發(fā)生規(guī)律
在陜北1年2代,以成蟲在樹皮裂縫中越冬。3月下旬開始活動,4月中旬進入產(chǎn)卵盛期,卵產(chǎn)于葉、芽的背面,單層塊狀排列。4月下旬進入孵盛期。第二代卵孵化盛期為6月中旬。初孵若蟲靜伏不動,2~3齡開始活動并分泌蠟質,3齡以前只在葉片上取食,4齡以后部分轉到枝條上危害。發(fā)生嚴重時,枝葉全被蠟質物所覆蓋。
3、防治方法
①若蟲盛發(fā)期噴80%氧化樂果乳油或50%久效磷乳油1000~1500倍液毒殺。
②保護利用異色瓢蟲、草蛉等天敵,進行自然控制。
(二)龍爪槐蚜蟲
危害葉片和嫩梢,用吡蟲啉乳油2000倍液、菊酯類1 500~2 000倍液進行防治?;蚴褂每駳Ⅱ?000-1500倍液噴霧。
(三)龍爪槐尺蠖:?
又名槐尺蛾,屬于鱗翅目尺蛾科,俗稱“寸頸蟲”或“吊死鬼”,
1.形態(tài)特征:成蟲體黃褐色,觸角絲狀,前后翅面上均有深褐色波狀條紋三條。卵扁圓形,表面有網(wǎng)紋,初產(chǎn)時淡綠色。幼蟲兩型,春型成熟時體長38至42毫米,體淡綠色,氣門線以上密布小黑點,氣門線以下深綠色;秋型成熟時體長45至55毫米,體粉綠色稍帶藍,每節(jié)中央成黑色十字形。蛹圓錐型,初粉綠色,后褐色。
2.發(fā)生規(guī)律:河南地區(qū)一年發(fā)生3至4代,以蛹在土中越冬。三月下旬出現(xiàn)成蟲,卵單產(chǎn)于葉片正面,成片狀,每片十余粒。四月下旬至九月下旬均有幼蟲,以幼蟲啃食葉片危害,受驚后吐絲下垂,九月下旬以后,化蛹入土越冬。
3.綜合防治方法:首先在樹冠下的地面鋪上一層塑料膜(硬質地面不用鋪設),然后用高壓灑水車的水槍向樹冠噴水沖擊枝葉,這樣害蟲受驚嚇后會迅速下垂或掉在塑料膜內,然后收集并將其殺死;同時在樹基綁以寬5至7厘米的塑料薄膜內,阻止個別漏網(wǎng)幼蟲或無翅蛾上樹,這樣不用農藥即可達到防治目的,環(huán)保無毒害,并且可以有效地保護和利用天敵。
(1)做好蟲情預測預報工作
①對化蛹期預報。5月中旬、7月上旬及8月中下旬為幼蟲下樹入土化蛹期,且集中在樹冠東南。
②根據(jù)卵的發(fā)育程度進行幼蟲發(fā)生期的測報。卵初產(chǎn)時為綠色,胚胎發(fā)育成熟時卵為灰白色,卵的周邊有1條黑色斑紋,卵的中部明顯凹陷,此卵當日或次日即可孵化。
③應用有效積溫法則進行幼蟲期預測。有效積溫(k)卵期84℃;發(fā)育起點溫度為卵期8.5℃。預測卵的發(fā)育天數(shù),可按公式n=k/(t-c)。式中,n=發(fā)育天數(shù);k=有效積溫;c=發(fā)育起點溫度;t=蟲態(tài)所處時期的溫度。
④據(jù)幼蟲食葉量測報嚴重程度。1頭幼蟲的食葉量是龍爪槐尺蠖的1個復葉的重量。平均每1個復葉有幼蟲1頭時就能把樹葉全部食完。當害蟲達15%時對龍爪槐造成輕微危害,這可作為是否化學防治的參考指標。?
(2)生物防治
①胡蜂:又名馬蜂,在繁殖時常捕食槐尺蠖。7月底8月初用谷草、麥秸稈扎緊一頭做成巢棚,巢棚離地2.5m固定在樹干或木樁上。夜晚用布袋套著取回放在林間,據(jù)研究45巢/hm2可較好控制槐尺蠖。城市園林管理禁用。
②大草蛉:將草蛉產(chǎn)的卵放2d后待卵色發(fā)灰,即可在林間釋放,釋放時可以綁或用漿糊黏在植株上。大草蛉成蟲抗藥性很差,化學防治要盡量避免5~6月份成蟲期用藥。
③生物制劑防治:幼蟲發(fā)生時使用100億孢子/g的蘇云金桿菌菌粉對水稀釋2 000倍噴霧。氣溫30℃以上效果最好。與敵百蟲、菊酯類農藥混用效果好。5月、7月2次用藥,危害基本可以得到控制。
(3)物理機械防治
①挖蛹。重點消滅越冬蟲蛹。適宜時間為當年的10月至11月初或第2年3月。結合第2代、第3代挖蛹,效果會更好。挖蛹范圍重點是樹冠垂直投影面積內東南,深度5cm。
②撲殺幼蟲。4月底至9月幼蟲發(fā)生期,幼蟲受驚嚇有吐絲下垂的習性,可采取突然振動樹體或噴水等方式,使害蟲受驚嚇,吐絲墜落地面。
③利用黑光燈誘殺成蟲。成蟲羽化后,白天潛伏在墻壁或灌木叢中,夜晚出來活動,有明顯的趨光性。選無風、無月、悶熱天氣,于晚上8~9時用20~30w的黑光燈,燈距地面1.0~1.5m為宜,燈下5cm處放水盆,水盆內放入肥皂水,害蟲撲燈后落入水中。無黑光燈時用白熾燈代替。
(4)化學防治
幼齡幼蟲防治是關鍵。3齡前使用50%滅幼脲iii號膠懸劑加水稀釋1 000~2 500倍噴霧,效果好;或用75%辛硫磷乳油、25%的溴氰菊酯乳油、10%的氯氰菊酯乳油1500~2 000倍液噴霧防治;化蛹時,可在樹下撒施5%的辛硫磷顆粒劑,每平方米用藥3~5g,并淺鋤1遍,使藥劑顆粒進入土層,可殺死化蛹幼蟲。
(四)龍爪槐天牛
天牛蟲害的出現(xiàn)主要是苗圃地過臟造成的,秋天的落葉不清掃,會成為病蟲害滋生和越冬的場所。冬天過后蟲子就會轉而蛀蝕樹干。
防治方法:
1、越冬季節(jié)清掃深埋枯枝落葉,不但防止了蟲害也給圃地施了肥。同時在樹干下半部涂上石硫合劑和石灰的混合物,防效更好。
2、藥水灌溉:春季發(fā)芽時,在圃地澆頭遍水時水里放入3911,一畝地用量不超過6斤,藥劑會隨著水進入樹體,使其產(chǎn)生抗性。這些防治方法不僅適用于防治天牛,還可以防治多種越冬的蛀蝕性害蟲。
3、消滅幼蟲:天牛蟲害在幼蟲時消滅較容易,最好使用內吸性藥物,不但殺蟲還能長期起到防蟲作用。可以選擇磷化鋁藥片,將藥片放入蟲孔,或者將敵敵畏以1∶800的劑量用針管注入蟲孔,可以在24小時內起到殺滅害蟲的效果。用藥后最好立即用泥巴將蟲孔封閉起來,防治成蟲飛走,藥效也能更長時間保持。注意藥劑不要噴到葉面上,那樣完全起不到殺蟲作用。
藥物防治也可使用狂殺蚧,防治成蟲用狂殺蚧800-1000倍液,防治若蚧用狂殺蚧1000-1500倍液,防效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