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茶,用杯也用碗。大碗茶,大碗酒,很痛快。小杯茶,小杯酒,很細膩。
在唐代的時候,茶碗以越州出產的為最好,鼎州、婺州、岳州出產的也不錯,壽州、洪州出產的就要差一些。有人以為,邢州產的瓷器比越州的還要好,其實不一定。如果說邢瓷似銀,那么越瓷就像玉,這是邢瓷不如越瓷的第一點;如果說邢瓷似雪,那么越瓷就像冰,這是邢不如越的第二點;邢瓷色白,使茶湯紅,越瓷色青,而茶湯綠,這是邢不如越的第三點。晉朝杜育《荈賦》中說:“器擇陶揀,出自東甌。”甌即越州。這里有力說明還是越瓷是上品,它的唇口不反卷,底卷而淺,容量在半升以下。越州瓷與岳州瓷都青色,青則襯托茶湯,增進茶色,使茶湯呈黃色。邢州瓷白,茶湯就紅;壽州瓷黃,茶湯為紫;洪州瓷褐,茶湯就黑,所以都不宜作茶碗。
無論一碗茶一碗飯,都是一碗命。人一生,就一碗的大小。
一碗茶,有風浪。一克飯,有高低深淺。
一碗茶,有大海來來去去。一碗飯,有分量。
一碗人生,安樂是福。
碗為人抱緊一碗茶,抱緊一碗飯,碗的本事太大。
一杯冷熱,一杯炎涼,一杯感動,一杯涼爽,一杯熱冷,一杯苦,一杯甜。杯子自有碗的胸懷,杯子有井的哲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