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花楹的栽培養(yǎng)護與藍花楹花期管理》藍花楹別名:含羞草葉藍花楹 、尖葉藍花楹、藍霧樹。藍花楹好溫暖氣候,宜種植于陽光充足的地方。對土壤條件要求不嚴,在一般中性和微酸性的土壤中都能生長良好。
藍花楹花期:圓錐花序頂生或腋生,花鐘形,花冠二唇形5裂,長約5cm,藍紫色,二強雄蕊。 藍花楹在每年夏、秋兩季各開一次花,盛花期滿樹紫藍色花朵,十分雅麗清秀,特別是在熱帶,開藍花的喬木種類較罕見,所以藍花楹實為一種難得的珍奇木本花卉。
藍花楹的生長習
藍花楹原產(chǎn)于美洲熱帶,喜溫暖濕潤、陽光充足的環(huán)境,不耐霜雪。適宜生長溫度22至30℃,若冬季氣溫低于15℃,生長則停滯,若低于3至5℃有冷害,夏季氣溫高于32℃,生長亦受抑制。喜光,能耐半陰。
藍花楹的栽培技術(shù)
藍花楹用播種、扦插、組織培養(yǎng)等方法進行繁殖栽培。其蒴果成熟期為11月,采后置于無風處曝曬或堆放,曬干后貯藏至翌年3月,在氣溫在20℃上下時播種,但種子發(fā)芽率僅5%左右。藍花楹扦插繁殖在春秋兩季均可進行,選擇中熟枝條作插穗,生根率高。藍花楹的組織培養(yǎng)也較易,我國一些科研單位已應用實生苗的莖頂和莖段為外植體,繁殖出了大量試管苗。
藍花楹的養(yǎng)護管理
藍花楹喜肥沃濕潤的沙壤土或壤土,定植時要施足基肥,成活后春秋兩季各需追肥1次,每年早春進行一次修剪整枝,老化的植株需施以重剪。盆栽時,可截干或嫁接矮化,并控制澆水及施用氮肥。
藍花楹的病蟲害防治
藍花楹的病害較少,蟲害主要有天牛,如發(fā)現(xiàn)樹干基部有紅褐色糞屑時,可用小刀挑開樹皮皮層捕捉幼蟲;也可在成蟲發(fā)生前,在樹干基部80厘米以下涂生石灰10份、硫磺1份和食鹽的混合液,以防成蟲產(chǎn)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