擂茶起源于古代中原,南遷流傳至廣東、湖南、江西等一帶,又名三生湯,是一種特色食品。主要流傳于廣東汕尾市、益陽安化、桃江、常德等地。起于漢、盛于明清,擂茶是一種特色食品,它一般是由大米、花生、綠豆、茶葉、生姜等為原料,然后用擂缽將其搗爛成糊水,用開水沖,再加上炒米,清香可口的擂茶就做成了。那擂茶有什么功效呢?
擂茶只當作一般飲品。若當藥用,有祛風寒、消暑氣、清火解毒之用,可添加如細葉金錢、艾葉、小葉客食碗(馬蹄金)、班筍菜(薺菜)、黃花、薄荷等,同茶葉一起擂爛。各種配料,易熟品,切碎后,放入缽內(nèi)由開水沖熟;難熟的,放入鍋內(nèi)煮熟,同開水一起沖入缽內(nèi)。
擂茶的藥用功能頗多,酒足飯飽之后喝口擂茶,可感油膩盡退,滿腹舒暢。據(jù)驗證,擂茶具有祛熱解暑,驅(qū)寒健脾,疏肝理腸,潤腸通便,補肺益氣,助脾長肌,理氣調(diào)中,止咳化痰,通血脈,提神醒腦,清肝明目,滋陰壯陽之功效,且具有養(yǎng)顏保健,風味獨特,老少皆宜,飲用方便等特點,為桃花源特產(chǎn)旅游紀念品品牌,是居家,旅游,饋贈待客之珍品。
擂茶還有多種用途,如在茶中加入少許胡椒,便起溫中散寒之作用,對胃寒體弱、夜尿頻密者有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