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我國在超市進行購物當中,如果因為員工的出錯導致金額算錯的情況下,是需要進行一些后續(xù)處理,那么對于我國購物算多了錢,它應該如何進行退還?接下來小編為大家整理關于超市購物算多了怎么辦問題的解答,帶著問題我們一起往下看。
一、超市購物算多了怎么辦
可以向超市相關人員索要賠償,賠償?shù)慕痤~為商品的價格。
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五十五條經(jīng)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有欺詐行為的,應當按照消費者的要求增加賠償其受到的損失,增加賠償?shù)慕痤~為消費者購買商品的價款或者接受服務的費用的三倍;增加賠償?shù)慕痤~不足五百元的,為五百元。法律另有規(guī)定的,依照其規(guī)定。
經(jīng)營者明知商品或者服務存在缺陷,仍然向消費者提供,造成消費者或者其他受害人死亡或者健康嚴重損害的,受害人有權要求經(jīng)營者依照本法第四十九條、第五十一條等法律規(guī)定賠償損失,并有權要求所受損失二倍以下的懲罰性賠償。
由于超市多收錢的行為為不履行價格承諾行為,構成了價格欺詐行為,因此可以按照上述條款索要賠償。
二、消費多收錢如何維權
1、從投訴內容來看,超市結賬多收錢主要有以下三種情形:一是實際結賬金額略高于標注價;二是標注“促銷價”實際仍按原價收費;三是同一件商品被多次收費,即一件商品被掃碼多次。
2、新消法規(guī)定,經(jīng)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有欺詐行為的,應當按照消費者的要求增加賠償其受到的損失,一般以3倍計算;增加賠償后不足500元的,為500元。從受理情況看,已有消費者通過新消法維護了自己的合法權益。如郁某在一超市買了2罐薯片,每罐標價5、9元,應付11、8元,超市實收15、8元。郁某投訴到工商部門后,獲賠500元。又如高某買了管標價9、7元的牙膏,后發(fā)現(xiàn)超市多收3、2元,在工商人員的介入下,也獲賠500元。
超市多收錢應當承擔何種法律責任,需要依據(jù)是否有故意欺詐行為來進行區(qū)分判斷。
三、消費糾紛找哪個部門
找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質量技術監(jiān)督部門、消費者協(xié)會、企業(yè)主管部門、商檢部門和人民法院。
所謂消費者投訴,是指消費者為生活消費需要購買、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務,與經(jīng)營者發(fā)生消費權益爭議,從而提出的書面或者口頭上的異議、抗議、索賠和要求解決問題等行為。
以上便是小編為大家整理關于超市購物算多了怎么辦問題的詳細解答,對于我國消費者在進行投訴后,是需要根據(jù)相關原因進行解決,并且對于我國超市的價格如果出具后是需要承擔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