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調整線路的功率因數(shù),按照負荷變化及時投切電容,實現(xiàn)降損節(jié)能。采用電容進行無功補償,有效降低電網線損,改善電壓質量,提高配變供電能力和用電設備的能力。減少無功電流的傳輸,不僅可以減少其在線路和變壓器中引起的有功損耗,而且可以提高電能質量。
2.根據(jù)負荷情況,調節(jié)線路的電壓,使線路的電壓始終運行在一個經濟合理的水平上。在高峰負荷時,可變損耗占總損耗比例較大,可適當提高電壓使其接近上限運行。在低谷負荷時,可適當降低電壓使其接近下限運行。此措施可通過調節(jié)變電所的主變分接頭來實現(xiàn)。
3.及時進行線損的理論計算,制定線損指標和線損考核管理制度。進行線損的理論計算,是提高供電部門的經濟效益,貫徹安全、經濟、多供、少損方針的有力措施,改造完成后,應及時整理出線損理論計算的基礎數(shù)據(jù)。利用切實可行的線損理論計算軟件對電網進行高、低壓線損理論計算,再結合實行制定合理的線損指標,與線損考核獎懲辦法掛鉤。同時,為了加強各供電所高壓線損的考核管理,應對各配變臺區(qū)的計量裝置進行技術改造,以保證考核的準確性。作到有考核、有兌現(xiàn)。
4.調整配電容量,使配電經濟合理的運行。在電網中,配電變壓器運行不經濟的主要原因是由于配變容量的選擇不合理,安裝位置不恰當。尤其用電負荷存在季節(jié)性強,峰谷差大,年利網小時低,全年輕載甚至空載時間長,加之管理不善等因素造成損耗大。因此,必須合理選型和調整配電容量,提高配變負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