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天牛 (anoplophorachinensis)在我國北起吉林、南迄海南、西達陜西等廣泛區(qū)域均有分布 ,寄主有木麻黃 (casuarinaspp .)、楊 (populussp .)、柳 (salixsp .)、苦楝 (meliaazedarach)、柑桔 (citrussp .)、核桃(juglansregia)等 1 9科 2 9屬的林果植物 (蕭剛柔 ,1 992 )。近年來 ,星天牛對我國東南沿海木麻黃防護林造成嚴重危害 ,在福建省惠安、莆田、東山等地 ,發(fā)生嚴重的林地蟲株率達 5 0 %以上 ,輕者影響生長 ,重者易遭風折 ,并導致其它病蟲害發(fā)生 ,造成林木死亡 ,極大影響防護林工程的建設 ,威脅當地人民安居樂業(yè) (黃金水等 ,1 993;徐起 ,1 997)。對星天牛進行綜合治理過程中 ,必須掌握和弄清該蟲的生物學特性 ,以便抓住最有利時機和薄弱環(huán)節(jié)進行防治 ,控制害蟲蔓延爆發(fā)。對星天牛生物學特性進行過一些觀察研究 (陳祖成 ,1 964;丁等 ,1 995 ;劉永正 ,1 980 ;黃炳勛等 ,1 966;黃金水等 ,1 993,2 0......(本文共計5頁) 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