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可能是不太了解的,申請注冊的商標,應當有顯著特征,并不得與他人在先取得的合法權利相沖突。商標注冊人有權標明“注冊商標”或者注冊標記。申請商標注冊不得損害他人現有的在先權利,也不得以不正當手段搶先注冊他人已經使用并有一定影響的商標。搶注商標是侵權行為嗎?接下來小編就來為大家解答。
一、搶注商標是侵權行為嗎
搶注商標是可以被認定為一種侵權行為的。
商標搶注行為違反誠實信用原則。誠實信用原則是民法的基本原則,也是商標法明確規(guī)定申請商標注冊和使用商標應當遵循的原則。商標搶注人明知是他人的商業(yè)標識而以自己的名義搶先申請注冊,企圖將他人的商業(yè)標識據為己有,踐踏了最起碼的商業(yè)道德,違反誠實信用原則的性質不言而喻。
商標搶注行為直接違反商標法的禁止性規(guī)定。我國《商標法》第9條規(guī)定申請商標注冊不得與他人在先取得的合法權利相沖突;第13條禁止搶注未注冊馳名商標、注冊馳名商標;第32條規(guī)定不得以不正當手段搶先注冊他人已經使用并有一定影響的商標?!斗床徽敻偁幏ā返?條禁止擅自使用他人有一定影響的商品特有名稱、包裝、裝潢,禁止擅自使用他人有一定影響的企業(yè)名稱或者姓名。商標搶注行為違反了商標法和反不正當競爭法的上述禁止性規(guī)定,屬于違法行為。
二、構成商標侵權的要素
1、必須有違法行為存在,即指行為人實施了銷售假冒注冊商標商品的行為;
2、必須有損害事實發(fā)生,即指行為人實施的銷售假冒商標商品的行為造成了商標權人的損害后果。銷售假冒他人注冊商標的商品會給權利人造成嚴重的財產損失,同時也會給享有注冊商標權的單位等帶來商譽損害。無論是財產損失還是商譽損害都屬損害事實。
3、違法行為人主觀上具有過錯,即指行為人對所銷售的商品屬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的事實系已經知道或者應當知道。
三、法律依據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六十五條規(guī)定:“行為人因過錯侵害他人民事權益造成損害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依照法律規(guī)定推定行為人有過錯,其不能證明自己沒有過錯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民事權益”是“合法權益”的一種類型。按照我國通說,“合法權益”包括權利和正當利益,民事權益包括民事權利和受法律保護的民事利益(法益)。因此,在我國,未穿上權利外衣的合法的民事利益是侵權法的保護對象,也就是說,不僅侵犯民事權利的行為是侵權行為,侵害他人合法的民事利益的行為也屬于侵權行為。未注冊商標和其他商業(yè)標識雖然未通過商標注冊取得商標權,不能享受商標法的積極保護,但是,如前所述,商標法明文規(guī)定禁止搶注他人在先使用的商業(yè)標識,即在先使用的商業(yè)標識屬于受商標法消極保護的“民事利益”,當然也屬于受《民法典》保護的“合法權益”。因此,對該合法權益的侵害滿足侵權行為構成要件中“損害”的要件。也就是說,在先使用的未注冊商業(yè)標識不但受商標法的消極保護,可以禁止他人搶先注冊,而且可以依據《民法典》追究搶注人的侵權責任。
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解答的關于搶注商標是侵權行為嗎問題的相關法律知識內容了,綜上所述呢,我們可以了解到搶注商標是可以被認定為一種侵權行為的。商標搶注行為違反誠實信用原則。商標搶注行為直接違反商標法的禁止性規(guī)定。如果您還有其他問題,歡迎咨詢找法網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