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比較深入了解普洱茶,或者經(jīng)??从嘘P普洱茶的文章,對這個題目就不會感覺陌生,但如果你了解不是很多,可能就會立即心中有疑問,普洱茶不是黑茶類嗎?怎么還有綠茶這一說。
最近云南茶葉協(xié)會發(fā)出了重新界定普洱生茶身份歸屬的建議(也許這是個偽造的文書)。核心觀點是:生茶應該定義為曬青綠茶,熟茶定義為渥堆發(fā)酵黑茶。簡單說就是生茶是綠茶類,熟茶是黑茶類。
其實這個話題在普洱茶界已經(jīng)爭論好久,而且越來越激烈,可以這樣說,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還有相當一部分人,堅信唯有把普洱茶定位為綠茶,才是真正的科學分類,并要求國家修改分類。今天,我只是從一些層面,講一下,讓大家也來分類一下,普洱茶到底應該屬于哪個分類。
普洱茶從1974年開始就有了熟普,所以熟普分類到黑茶,沒有任何爭議,目前有爭議的只是未進行發(fā)酵的生普洱茶。也因為生普洱茶與熟普洱茶有巨大的區(qū)別,所以,很多人認為應該把生普洱茶重新分類。
我們現(xiàn)在就生普洱茶來介紹一下,生普洱茶,采摘后等茶青【鮮葉】稍有走水后炒茶【殺青】,炒青后揉碾,然后用陽光曬干。這就是普洱毛茶,為了方便存儲和運輸,壓成餅。
為什么有人會堅持普洱生茶就是綠茶呢?只是從茶性角度,普洱生茶剛加工出來,茶性涼,如果直接喝,茶性非常接近綠茶。其實看一款茶的屬性,應該是多方面的。
現(xiàn)在我們從工藝、茶性、歷史、對比的角度來分析,看大家認為普洱生普應該屬于綠茶嗎?還是屬于黑茶。
先看一下綠茶,屬于直接炒干而成為成品的茶葉,沒有任何發(fā)酵。而普洱生普,雖然也有炒茶,但是只是把茶葉炒柔軟,炒法存在巨大區(qū)別。而且普洱茶經(jīng)過揉碾,最后是用太陽曬干。而且普洱茶這才是毛茶,還要經(jīng)過存儲【散存或者壓餅存】后發(fā)酵,等茶葉轉(zhuǎn)化到一定程度,才是合格的普洱茶。
從工藝來看,普洱生茶有毛茶和存儲的過程,才是完整的,而綠茶直接炒出來就可以喝,雖然普洱生茶開始茶性有些相似,但存一年后,就完全不同了,普洱存一年后,茶性較暖,而且還可以越存越好。而綠茶,茶性不會變化,而且還需要冷藏保存。一年后茶就沒有鮮感,基本上失去綠茶的意義。
所以,從工藝和存儲來看,普洱如果成為綠茶,將會成為一大笑話,讓喝綠茶的人,不知道什么是綠茶,讓愛喝生普和存生普的茶,以為是綠茶,而不敢喝也不敢存。
從茶性來看,生普洱茶的茶是會通過存儲而變化,越來越溫性,而綠茶的茶性不會變化,始終保持涼性。也是兩種不同茶性的茶葉。
我們再從歷史來看,綠茶和黑茶【包括普洱茶】都是上千年以上的歷史,而且分類也是很長的時間。綠茶現(xiàn)喝,黑茶可以長時間存儲,且適合長時間運輸。普洱茶歷史上一直是黑茶的分類。那些說只能熟普才是真正屬于黑茶分類的人,可能是不顧歷史事實。熟普才出現(xiàn)四十多年,那么我想問一一下,以前的黑茶類的普洱,再沒有熟普之前,為什么分到黑茶類呢?
另外,如果普洱生茶加入綠茶類,還有好多沒有發(fā)酵而加工出來的其他黑茶類,是否也是要分到綠茶類呢?比如廣西六堡茶,只有工廠加工發(fā)酵的才是熟的,而那些茶農(nóng)家自己存的六堡茶,又如何分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