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茶與酒都不僅僅是一種普通的飲品。“客來敬茶”、“美酒贈佳人”,可見這兩者在國人心目中的地位。國人重禮,茶酒之事又往往與人情世事相關(guān),更是看重禮數(shù)。這其中,有相同之處,也有不同之處。
相同:先尊后卑先長后幼先女后男
長幼尊卑有別,這雖然帶有很濃厚的封建色彩,但也不全是糟粕,尊老愛幼是傳統(tǒng)美德,而對于重要客人,優(yōu)先照顧也是體現(xiàn)主人的涵養(yǎng),讓對方感覺到自己在主人心中的分量。所以不管是在斟茶,還是倒酒的時候,都應(yīng)該按照長輩先,晚輩后;重客先,平客后;女性先,男性后的順序,而中國講究“以左為尊”,將重要人物安排在左向座位,也可以減少斟倒帶來的禮節(jié)性困難。
相同:杯空應(yīng)及時添上
中國人向來崇尚“圓滿”,在交談話事的過程中,茶杯或者酒杯空空如也是很不吉利的一件事,所以如果看到對方的杯子已經(jīng)空了,應(yīng)及時為對方添上,就算對方不喝,你的行為也能得到贊揚,而一個不知道及時為客人添茶的主人,會給人一種沒有禮數(shù)的感覺。
相同:通用的叩指禮
相傳,叩指禮起源自乾隆年間,當(dāng)時有一個廣東的官員,為了不暴露微服私訪的乾隆皇帝身份,用叩指禮代替三跪九叩大禮,化解了尷尬。叩指禮寓意厚重,在他人為自己倒茶倒酒時,簡單的動作便可以表達對對方的尊重和感謝,也能體現(xiàn)自己的禮貌涵養(yǎng),如今流行的叩指禮,是食指中指并攏,敲擊桌面三下。
不相同:斟倒順序規(guī)矩
在需要注意酒禮儀的場合,一般都是職場社交,所以倒酒的順序,便從領(lǐng)導(dǎo)開始,再以逆時針順序依次倒酒就行。茶多用在家庭和招待客人,斟倒順序更有講究,一般來說,左手倒茶便以順時針方向倒,右手倒茶則以逆時針方向倒,這樣倒茶的動作就是一個由外向內(nèi)的走勢,恰似“招呼”,有歡迎客人來做客的意頭,反方向,則像是揮手驅(qū)趕,對客人不禮貌。
不相同:酒滿敬人,茶滿欺人
有一個說法,在古代為了表達自己的誠意和情誼,主人會把酒杯倒?jié)M,對飲的時候先碰杯,這樣雙方溢出來的酒就會濺到對方的杯子里,以表示自己奉上的酒無毒無害。酒要倒?jié)M表示對客人客氣尊敬的意思,而多喝酒就要多吃菜,所以酒滿敬人。
茶是熱的,如果倒?jié)M了,不僅燙手,也難以拿取,這樣等于是在對客人下“逐客令”,所以叫做茶滿欺人。
倒茶的時候,最好是把握在七分滿左右,酒的話,七~十分都是敬人了。當(dāng)然喝酒要適度,如果客人已經(jīng)表示不能喝多,強倒?jié)M也是對客人的不尊重。
在日常茶酒中著重禮節(jié),是社會交往的一項內(nèi)容,不僅是對客人、朋友的尊重,也能體現(xiàn)自己的修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