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變質(zhì)的隔夜茶,在醫(yī)療上自有妙用。隔夜茶中含有豐富的酸素,可阻止毛細管出血。如患口腔炎、舌痛、濕疹、牙齦出血、瘡口膿瘍等,可用隔夜茶治療。
什么是隔夜茶?
很多人都認為經(jīng)過了一個晚上的茶就是隔夜茶,其實不然。
上海中醫(yī)藥大學附屬龍華醫(yī)院臨床營養(yǎng)科主任蔡駿:
判斷“隔夜茶”的標準,應(yīng)該視茶水泡好之后間隔了多少時間而定,以12小時、24小時兩個時間為節(jié)點。
超過24小時的隔夜茶,發(fā)霉、滋生細菌和霉菌的幾率較高,絕對不建議喝;
12小時至24小時的,要考慮天氣和溫度,夏天的12小時也易變質(zhì),冬天12小時左右則好一些。
這意味著,如果您早上7點泡上一杯熱茶,中間不換茶葉,喝到晚上7點的時候,雖然沒有隔夜,但是也屬于“隔夜茶”了。
隔夜茶因時間過久,維生素大多已喪失,且茶湯中的蛋白質(zhì)、糖類等會成為細菌、霉菌繁殖的養(yǎng)料,所以,人們通常認為隔夜茶不能喝。
大家對隔夜茶的擔憂,源于懷疑隔夜茶里的亞硝酸鹽會致病,但是含亞硝酸鹽的食物可不止隔夜茶啊,難道就不能吃、不能喝?
當然,有一個指標必須考慮,那就是含量。
按照國家規(guī)定,生活飲用水的亞硝酸鹽標準是1微克/毫升。只要亞硝酸鹽不超過這個量,就是安全的。
一般隔夜茶的亞硝酸鹽含量都不會超過這個數(shù)字,不超標就不會致病。
所以,一般情況下,12小時以內(nèi),只要茶水不變質(zhì),少量、偶爾喝一點隔夜茶問題不大。
所以,綜上所訴,“隔夜茶”不能喝的說法是沒有科學根據(jù)的。
大家不知道的是,隔夜茶還有很多的益處,下面就給大家細數(shù)一下它的好處:
不喝也別倒,隔夜茶有妙用。
國家二級公共營養(yǎng)師孫濤介紹:它們還有大用處。
1、止血、止癢
隔夜茶中含有豐富的酸素和氟素,可阻止毛細血管出血。對于口腔炎、濕疹、牙齦出血等,可以用隔夜茶漱口預防和治療。
用溫熱的隔夜茶洗頭或擦身,茶中的氟能迅速止癢,還能防治濕疹。
2、去頭屑、固齒、除口臭
古法認為用隔夜茶洗頭,可以去除頭屑和生發(fā),每天用隔夜茶洗眉毛,堅持一段時間可令眉毛濃黑發(fā)亮。
茶水中的氟會增強對酸性物質(zhì)的抵抗力,減少蛀牙的發(fā)生;氟還能消滅牙菌斑。
茶中含有精油類成分,清晨刷牙前后或是飯后,用隔夜茶漱口,可使口氣清新。
3、明目、防曬
茶葉中茶多酚具有抗菌消炎的作用,如果眼睛疲勞,可用隔夜茶清洗。
茶葉中含有鞣酸,對皮膚有收斂的作用,如果皮膚被曬傷,可用毛巾蘸隔夜茶擦拭皮膚,有緩解皮膚曬傷的作用。
4、去腥、去油膩
吃完海鮮可以用隔夜茶洗手、刷鍋,去腥;用隔夜茶擦洗油鍋、面盆等,可以去油膩,還能去油污。
5、殺菌治腳氣
茶葉里含有單寧酸,具有強烈的殺菌作用,尤其對導致腳氣的絲狀菌特別有效,用隔夜茶泡腳,可以有效治療腳氣。
6、祛痘痕
茶葉水有殺菌功能,晚上睡覺前,把臉洗干凈后,用隔夜的茶葉水涂在臉上,輕輕按摩后再用清水洗掉。
7、澆花、驅(qū)蚊
隔夜茶中有植物生長所需要的氮原子,澆花能增添養(yǎng)料,并保持土質(zhì)中的水分,讓花長得更好。
沖泡過的茶葉曬干,在夏季的黃昏,用火點燃可以驅(qū)蚊蟲,不僅對人體無害,而且清香好聞。
曬干的茶葉還可以做成枕頭,可以醒腦驅(qū)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