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于純料的說法,以下是常見的五種純料茶詮釋誤區(qū)。
第一種,不同山頭的古樹茶。這種“純料”茶的特點就是只要是古樹茶,不管你是哪個山頭的,也不管你是春茶還是秋茶,只要是沒有一根臺地茶成分,那就是純料。
第二種,同一個山頭,或者是同一個寨子里的古樹茶,不分茶樹年紀(jì),不分批次。這種純料不分茶樹的年紀(jì)大小,也不分批次,只分季節(jié),也就是說只分春茶,秋茶和雨水茶(夏茶)。
第三種,同一片茶園的古樹茶,不分批次,不分茶樹年紀(jì)大小。這種純料茶的特點就是同一片茶園,而不是同一個山頭或者是寨子,但是也是不分采摘批次的。雖然茶樹上出的茶葉口感相似,但是不同批次采摘下來的茶葉口感差異還是很明顯的,而且還不分茶樹的 年紀(jì)大小,(一般認(rèn)為茶樹年紀(jì)大的口感好于茶樹年紀(jì)小的),這樣采摘下來的茶葉混到一起壓餅上市。
第四種,同一片茶園的古樹茶,分批次,不分茶樹年紀(jì)。這種純料茶的特點就是不分茶樹的年紀(jì),但是分批次。如頭春的第一批,頭春的第二批,但是第一批中會有不同年紀(jì)的茶樹。例如100年到300年的古樹或者是300年到500年的古樹,不同年紀(jì)的茶樹采摘下來得茶葉混到一起,頭春茶是一個批,二春茶是一批,等等。不會有300年的古樹頭春茶,或者是500年的古樹頭春茶等等,只會有頭春茶,二春茶等,或者說是明前茶,明后茶等。 大部分私人茶商去收茶,特別是自己去茶園里采摘都是這樣的情況,有極個別的例外。
第五種,同一片茶園的古樹茶,分茶樹年紀(jì),不分批次這種純料古樹茶采摘是按茶樹的年紀(jì)來分類的,但是不分采摘批次,如分為100年的古樹、200年古樹,在100年的古樹里有頭春第一批、第二批等。這種純料古樹茶采摘是按茶樹的年紀(jì)來分類的,但是不分采摘批次,比如說春茶的第一批次到第六批次都收來,混到一起壓餅上市出售。比如說300年的古樹春茶,或者是500年的古樹茶春茶等等,沒有 批次之說。這種純料就是大部分私人茶商所說的純料。